1991年,穷小子杨伟光当上央视台长,光靠插播广告一年收入27亿

来源:静庵居士君 时间:2023-08-19 11:03:46

或许很多人都未曾听说过杨伟光的名字,但是有人说,是他一手打造了央视的黄金时代,也有人说,在他执掌央视的八年间,是央视成就最卓越的时期。

同时,他也是《新闻联播》、《焦点访谈》、《东方时空》等一系列知名栏目的改革者和缔造者。

甚至有人将杨伟光比作“内地的邵逸夫”、“中国的默多克”,他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,成功的让央视将中国媒体界的头把交椅牢牢掌握在手中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但殊不知,杨伟光曾经是一个穷到连鞋都穿不起的落魄小子,甚至于在14岁前,杨伟光几乎没有穿过一双鞋。

未名湖畔,寒门学子

杨伟光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寒门子弟,父亲在他一岁的时候,为了谋生,远赴马来西亚等地打工,但后来却再也没有回来。

母亲独自一人,靠着种地、养一些牲口、打打零工等方式,含辛茹苦地将杨伟光和姐弟三人抚养成人。

几乎我们现在可以用来形容家徒四壁的词语,在杨伟光的身上都可以用到:贫穷农民、母亲独自抚养多个孩子、吃了上顿没下顿……

因此,杨伟光的童年生活极其凄惨,再加上他幼时,正值国内抗日战争,社会动荡不安,种种因素都让年幼的杨伟光吃尽了苦头。

但是杨母始终没有放弃让儿子读书的想法,在省吃俭用中,挤出些许钱来,供杨伟光上学。杨伟光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,艰难地读完了小学。

1948年,13岁的杨伟光小学毕业,毫无意外的,贫穷迫使他辍学回家,继承了家中的一亩三分地。

或许彼时的杨伟光会认为,这辈子估计也就农民做到头了,但是第二年冬天,随着解放军的到来和梅县的解放,让杨伟光看到了新的希望。

靠着政府发放的助学金,杨伟光重新回到了学校,整个初中和高中阶段,杨伟光在政府的帮持下,得以完成学业,并且在1957年的高考中,以优异的成绩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录取。

接下来,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,在杨伟光的身上得到了验证。

开学报到那天,杨伟光只背了一个书包,带上几件破旧衣服,拿着母亲交给他的家中仅有的积蓄,来到了北京。

在北大,杨伟光孜孜不倦的身影,从宿舍到教学楼,再到图书馆,贯穿了他在这里的每一个春夏秋冬。

由于没有准备过冬的棉衣棉被,冬天的寒风对于杨伟光来说,异常的刺骨,但是和他此前十几年的经历相比,似乎又变得习以为常。

校方领导注意到杨伟光后,积极为他购置了几件棉衣棉被,让杨伟光不再被寒风侵袭,这或许也是此时的杨伟光,第二次感受到来自国家的温暖。

在求学的四年中,由于路途遥远,杨伟光没有回过一次家,无论寒暑,总能在图书馆中,见到杨伟光单薄的身影。

直到大学毕业后,由于凑不齐回家的路费,母亲不得已卖了一头猪,把钱寄给他,杨伟光这才得以踏上回家的路。

但是这次团聚,注定不会长久。杨伟光回到家中,看着母亲佝偻的背影,满是皱纹的手在多年的劳作中,已经找不到一丝丝的指纹。

身为家里唯一的大学生,杨伟光知道,自己将不得不背负起改变家族命运的重担。

1961年,杨伟光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,这一年,26岁的杨伟光告别母亲后,踏上了北上的列车。

滚滚车轮声中,随杨伟光一同离去的,还有十几年的雪牖萤窗。

大刀阔斧,除病祛疾

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收音机是我国百姓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媒体。

进入广播电台后,杨伟光从一个实习编辑做起,兢兢业业,每一件事情都投入最大的努力,逐步获得了领导的青睐,从编辑到记者,再到被提拔为副主任,杨伟光在广播电台工作了24年。

1985年,随着电视机逐步进入千家万户,上级领导决定大力发展电视台,杨伟光被选为副台长人选。

这年7月16日,杨伟光正式收到任命:调任到中央电视台担任副台长。

与已经成熟的广播电台不同,电视台在当时还处于发展阶段,杨伟光在24年的工作中,早已经对广播领域轻车熟路,但是在电视台方面,杨伟光却是一个新手。

虽然有些不情愿,但是杨伟光还是服从组织决定,而这个决定,因为他带来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机遇。

在当时,因为报纸和收音机已经深入民心,电视相比于这两种媒介,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,如何让电视这一新兴媒体进入大众生活,成了杨伟光面临的头等难题。

在接下来的几年中,杨伟光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,正是这些改革,让电视台在大众中的接受度倍增,甚至超越了报纸和收音机。

杨伟光首先“动刀”的,便是《新闻联播》栏目。在经过一番认真研究后,杨伟光认为,《新闻联播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新闻意识。

于是,杨伟光提出了几项改革措施:把要闻汇总,最大化地做到新、短、快、广,并且他要求记者在取得素材后,必须在单位将节目做好才能下班。

这些措施带来的直接影响,便是《新闻联播》的时效性大大增强,涵盖的信息量也从过去的十几条新闻,增加到三四十条以上,并且在播放形式、互动方面也更加多样。

这种把时效性放在首位的做法,大大提高了《新闻联播》的受欢迎程度,此后,杨伟光进一步做了改变,新闻时间要在电视台第一时间播出。

比如在1986年的汉城亚运会上,央视专门租用了一个卫星专线,并且配备大量人员,第一时间将赛场的消息通过电视台传播出去,其时效性远远超过报纸等传统媒介。

且在接下来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,央视都以最快的时效,向广大群众传达赛事信息,并且创造亚运会电视报道的新纪录。

在杨伟光的诸多改革实例中,最让人印象深刻的,便是在1986年1月29日的《新闻联播》中,杨伟光开创性的把美国挑战号升空爆炸的新闻放在头条,并且足足安排了六分钟的时间进行播报。

在当时,国内很多媒体在播报新闻时,都遵循着一条规则:国内新闻在前,国际新闻在后。杨伟光此举,无疑是打破规定,是创新性的举动。

新闻播出后,社会各界对这一改变纷纷提出赞扬,其他媒体也接连效仿,杨伟光此举成为央视新闻改革的典型例子。

许多年后,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时,杨伟光曾坦言道:其实一开始我心里也拿不准,毕竟是第一次,直到节目播放前,我都在担心播出效果和播出后的反响。

1991年,杨伟光升任中央电视台台长,正式开始长达八年的执掌央视。在上任时,他提出要把中央电视台建成一个世界性电视台的目标。

若要想达成目标,杨伟光首先要做的,便是大力拓宽央视的节目覆盖范围,他知道,仅仅靠一两个栏目,是根本站不住脚的。

拓宽业务,走向国际

在确定目标后,杨伟光便开始了行动。

央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,便是设立国际频道,1992年10月,在杨伟光的统筹部署下,中央电视台开设了国际频道第四套,就是我们如今熟悉的CCTV4,在当时,它覆盖了亚太38个国家和地区,为中央电视台走向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。

而后,杨伟光又积极在芝加哥设立了“北美东方卫视”,这也使得我国成为第9个在美国设立电视台的国家。

在国内,杨伟光以新闻板块为核心,实施了一系列措施,如每天的新闻播出次数,由原来的四次增加到12次,全天播出新闻总时长,由原来的65分钟,增加到165分钟。

1993年5月,《东方时空》的开播,将成为第一个杂志型节目,从这档节目中,涌出了一大批如今我们所熟悉的央视名嘴,如白岩松、水均益等人。

除了《东方时空》,杨伟光还一手开创了我国第一个深度新闻评论栏目——《焦点访谈》,这档节目正是在杨伟光的大力推动下,成为央视继《东方时空》后,又一档被群众广泛欢迎的节目。

1994年4月1日19点38分,对于央视和杨伟光来说,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。因为在这一刻,第一期《焦点访谈》正式开播,填补了央视在深度新闻评论板块的空白,同样,在《焦点访谈》这档节目中,又涌现了一批央视名嘴,如敬一丹、肖晓林等。

《焦点访谈》在播出后空前的火爆,以至于在当时,甚至出现了“焦点访谈现象”,这一现象是说:在一些地方高官被《焦点访谈》曝光后,许多当地的百姓纷纷前来说情,队伍都排起了长龙。

这种现象在中国电视史上,是独一无二的。

勇越雷池,开创历史

如今,在《新闻联播》播出的前后几分钟内,插播广告已经司空见惯,但是在1993年年底之前,插播广告可以说是央视的一大禁区,甚至可以看作离经叛道之举。

但是当时的情况是,杨伟光一方面要把央视建设成世界性电视台,一方面又面临着资金经费短缺,两难之下,杨伟光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在《新闻联播》播出之前,插播一段广告。

起初,杨伟光将广告的时间,控制在30秒左右,因为在他看来,《新闻联播》播出的时间,刚好是在晚上的饭点,30秒的时间很短,也就堪堪足够一家人坐到桌子前,观众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过去了。

尽管如此,杨伟光此举仍然遭受了巨大的非议,以至于时任广电部长的艾知生都亲自打电话给杨伟光,质疑插播广告的动机和合理性,但是在杨伟光的认真解释下,这一举动最终被默认。

就这样,插播30秒广告一直持续了半年,为央视赚取了不少资金。半年后,杨伟光将广告的时间延长到一分钟,这一分钟也成为了央视广告的第一个“黄金时段”。

在开始插播广告之前,央视的几乎所有资金,都来源于批复经费,杨伟光此举,让央视看到了一个彻底告别“穷巴巴”的机遇。

1994年11月8日,央视正式开始了一分钟广告的招标,一时之间,各大企业,特别是消费品企业,对这一分钟的黄金时段虎视眈眈,不惜以高价竞标,这也逐渐形成一场“标王”争夺战。

这番开创性的举动,使央视摆脱了此前经费不足的问题,在确定插播广告后的一年里,央视仅仅从这一项上,就收入27亿。

要知道,从现有披露的数据来看,华为公司在1995年整个年度的营收,不过15亿,堪堪相当于央视广告营收的一半。

正是凭借巨大的广告收入,杨伟光才得以继续增设多个频道,央视真正实现了“自给自足”。

可以说,广告盘活了央视的经济,从插播广告开始的接下来数年间,央视的发展几乎完全依赖于广告收入,《新闻联播》播出的前后几分钟黄金时段的广告招标,已经是央视16个频道但全部广告收入中,占比最大的一部分。

时至今日,央视每年单单凭借《新闻联播》前后的黄金时段的广告收入,便已经突破百亿。

因此,也有人评价说,从某种意义上来看,杨伟光让《新闻联播》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印钞机。

用人唯贤,面向未来

在插播广告取得成功后,杨伟光认为依靠广告盈利太过单一,应当朝多元化发展。

为此,他大力倡导我国电视业,应该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,如积极对外交流、进军音像制作业等,而央视在杨伟光的带领下,始终走在国内媒体的前列。

除了在经营方面的改革,杨伟光还在选人用人上打破常规,别具一格。

随着央视世界化发展,不断拓展新业务,人才缺口成为了重大难题。为此,杨伟光在90年代初期,对此前实行的聘用制度进行了改革。

杨伟光的用人标准,从来都是“用人唯贤”,对于能积极促进单位发展和作出贡献的人,这些人无论年龄大小、资历厚浅,杨伟光从不吝啬,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,能在34岁时便破格提拔为高级职称,这与杨伟光的用人制度是密不可分的。

此外,在90年代,央视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:许多节目组中,往往有着大量的临时工作人员,这其实也是杨伟光的灵活用工制度的体现。

杨伟光从不吝啬人才,以至于在当时央视流传着这样的言论:若你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,可以直接推开杨台长的门,毛遂自荐。

据说,后来成为央视名嘴的敬一丹,原先是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,正是在读研期间,在央视实习,直接到杨伟光的办公室,开门见山的问:我能不能留下来?

对于临时工作人员,杨伟光向来一视同仁,不会因为身份的差别而区别对待,在他看来,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值得被尊敬。正是这样的制度,为央视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,为央视的稳固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。

除此以外,杨伟光还积极为优秀的人才解决后顾之忧,为他们解决住房和医疗等问题。相比于现在很多企业,在出事后,经常找了一个临时工来顶替责任,杨伟光值得所有的企业家学习。

已故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在谈及杨伟光时,发自肺腑地说道:“杨台在我心中,是一个“空前”的人物,这种“空前”,不单单是他身为台长,所做的事情都是空前,更在于他本人,就是一个空前的人物。”

结语

“一篙松劲退千寻”,是杨伟光最喜欢的一句诗,他曾言道,希望自己始终能够保持一份危机感,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奋斗前进。

正所谓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”,晚年的杨伟光,仍然对央视的发展心心念念,毕竟,那里有着他投入的,一生所有的热爱。

2014年9月20日,杨伟光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79岁。

斯人虽已逝,风骨犹未央。杨老先生留下的,不仅仅是一份资产,更是一种开拓进取、追求卓越的精神,央视有着这样一位好领导,不仅是央视的幸运,更是广大百姓的幸运。

X 关闭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海峡品牌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  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